基本信息
书名:甘远志
原价:18元
作者:金敏,傅勇涛著
出版社:吉林文史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12-12-01
ISBN:9787547213155
页码:128
版次:1
装帧:平装
开本:16开
内容提要
《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:甘远志》真实、完整地记录了甘远志不平凡的一生,以颂扬他的感人事迹,弘扬他的崇高精神,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,坚持改革开放,推动科学发展,促进社会和谐,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而继续努力。
文摘
1986年秋天,风华正茂的甘远志从四川学中文系毕业后,回到家乡南充日报社成为了一名记者、编辑。在嘉陵江边,甘远志吮吸着母亲河的精华,博采灵气。他深入农村乡镇、工矿企业、专院校、军队营房,在社会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青春年华。他冒雨走访农家,为保护农民利益鼓与呼;狂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后,他踩着松动的石块,采访抢险救灾的武警战士与干部群众;当“蚕茧战”难分难解之时,他以敏锐的目光,组织稿件,反映各方观点,以实情展示“粮经”双赢之路。寒冬里,他来到即将奔赴“老山”前线的战士之中,与战士们同操练,为战士们照相,在号角声与如血残阳中感悟人生。总之,在嘉陵江边,甘远志一天天成熟起来。担任报社团总支书记的甘远志与报社年轻记者、编辑一起,白天采访,夜里探讨新闻写作创新,变革文体,在报社刮起了一股清新之风。
1992年,甘远志荣获南充地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。
不能让某些人食“肥”而肥1987年5月25日上午,刚上班一会儿,甘远志就来到广安县广播电视局宣传股。脚一迈进办公室,他就急冲冲地对着高中同学卢伟说:“兄弟,这次回老家没捞到一点‘干货’哟,如果跑不到像样的稿子,可愧对报社的差旅费了。”卢伟笑着说:“别急嘛,你昨天才回来,我手头正好有条‘活鱼’送给你。”甘远志微笑着轻轻地拍打着卢伟的肩膀说:“少卖点关子,有啥话赶紧说嘛。”卢伟立即收起笑脸,说:“你听说没有,现在农村化肥紧张得不得了,春生产一个农民供应1公斤肥,还是碳氨。就是这点肥,金广乡供销社还打歪主意,扣住贫困户的化肥不给卖,职工私分化肥,农民上访不断。”甘远志的神情也—下严肃起来:“我想马上去调查这件事,你能不能陪我跑一趟?”当时,卢伟是一般编辑,县广电局规定采编人员下乡,需要自己坐班车去。
卢伟说:“我们下去可没车哟。”甘远志那时的心情,恨不得马上就到了金广乡,他看卢伟稍显犹豫的脸色,便说:“坐啥车,我们就走路,路上跑快点就是了。”甘远志在卢伟陪同下,选了一条到金广乡近的小道。这条小道的“谏议坡”不很陡,而且长达1公里多,两多步青石板梯子。甘远志爬上这面长坡后,已汗淋漓,他对卢伟说:“这可是当年邓小平爷爷上学走过的路,我们也算踏着他老人家走过的路前进了。”说罢,两人哈哈笑起来,一阵小跑,冲下了这座小山头。
初夏时节的天空犹如娃娃脸一样,喜怒无常,一会儿天空中就乌云密布,下起了瓢泼雨。前不挨村,后不着店。甘远志赶忙打开采访,把装毛巾的塑料袋腾出来,将采访本严严实实地上。
尽管两人都淋成了落汤鸡,甘远志仍很乐观,他自嘲道:“当记者就这德性,看了些稀奇,也吃了些苦头;皇冠车坐过,拖拉机也坐,羊肠小道几个小时也走过。雨中说笑走路的机会还是不多,苦中求乐吧。”走了两个多小时的乡问小道,到金广乡境内,雨还在下,只是小多了。见前面田里农民披戴着雨具正忙着栽秧,甘远志便上前向他们打听化肥供应情况。
农民听说是地区报社记者来采访,纷纷放下手中的秧苗,跨上田坎,你一言我一语摆开了龙门阵。言语间,对化肥供应中的不正之风意见不少。
当听到农民们每人平均0.8公斤化肥,每人还匀出一两凑了10多公斤援助两户贫困户,而乡供销社职工却私分化肥卖高价时,甘远志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—下愤怒起来了。他说:“简直无法无天!”甘远志向农民说:“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我不揭露这伙人的丑行就不是一个好记者。我倒要看看这伙人是不是比别人多长了_一根肋骨。”说这话时,甘远志压抑着心中的怒气。
这些农民告诉甘远志,对这件事清楚的见证人是春风村五组农民杨毓忠,他买肥时还被供销社的职工打了。但杨毓忠家住在春堡山的半山腰上,从这里去至少还得再走上四五十分钟山路。
此时雨已停了,反映情况的几位农民听说甘远志他们俩穿着湿衣服要去找杨毓忠,便劝道:“你们先回县城去换衣服嘛,我们带信让杨毓忠来找你们。”甘远志仍执意要去杨毓忠家,一位农民带路,他们向春堡山的半山腰爬去。
正在自家地里栽红苕的杨毓忠夫妇见有记者来访问,很是激动。杨毓忠说:“天一亮,门外槐树上的喜鹊就叫个不停,还真有贵人来呀。”当甘远志说明来意后,杨毓忠的嘴唇略显得有点颤抖地说:“看你们衣服湿成这样子,赶紧进屋脱掉换件干净的。”杨毓忠的妻子忙着给甘远志、卢伟两人找干净衣服换,杨毓忠就把买化肥的事,细细地说开了:4月初,广安县供销社在进行春次计划供肥时,县上计划原是每人供肥1公斤,但乡供销社却只按每人供肥0.8公斤的方案分乡130000多人。就是这点化肥到了该乡春风五组农民手中,他们自动将每人平均0.8公斤的碳氨减至0.75公斤,匀出10多公斤给该组贫困户黄先国、李树两家。
4月29日,杨毓忠拿着4月13日开的化肥单到乡供销社购肥,营业员陈运林以该单过期为由,粗暴地把购肥单哗哗两下就撕掉了,要退钱给他。
常言道:庄稼一枝花,全靠肥当家。催秧苗、红苕苗、玉苗,哪一样苗子缺了肥都不行。自己忙了几天农活,没顾上到供销社买回计划供应肥,怎能说没有就没有呢。杨毓忠打定主意买不到肥就不回家了。
杨毓忠听人说供销社仓库里还有好几十袋化肥,供销社的人当晚要把这些化肥处理完。杨毓忠就与浓溪乡斑竹村8组农民周忠厚等一起守候在川鄂公路边的化肥仓库旁。
4月30日凌晨4时多,杨毓忠、周忠厚等人见陈运林和拖拉机手等4人往手扶拖拉机上装运化肥,便上前央求购买一些化肥,陈运林不答应。
运肥的拖拉机开动后,杨毓忠和周忠厚就爬上车,把化肥往地上掀,掀到三时,陈运林便上前抓住杨毓忠殴打起来。
直到这天上午9时,化肥被拉进了乡政府院内,事态才平息下来。
金广乡场镇上的知情人介绍,4月30日凌晨4时多运出的20多化肥是分给供销社内部职工的。这之后,乡供销社也确实将这些化肥私分了,乡政府并没干预这事,当地农民对此强烈不满。
杨毓忠把买化肥遭殴打的事讲完,杨毓忠妻子就端出了两碗荷蛋,每碗有4个蛋。
甘远志知道,这可是当地人接待珍贵客人的礼遇了。他端碗的手颤抖了,强忍住就要掉下的泪水,他说:“相信我吧,我会把见到的、听到的都写出来,要让那些以肥谋私的人得到应有的惩处。”没过几天,《化肥,到了他们手中》的记者来信就在《南充日报》一版见报了。同时,还配发了评论《不能让某些人食“肥”而肥》。
不久,广安县纪委派员到县供销社进行了调查,金广乡供销社的有关人员受到了严厉的组织处分。
穿梭在上闹事球迷中“雄起,雄起!”球迷的吼声此起彼伏。
1988年5月23日下午6时45分,全国青年足球联赛南充赛区后一场比赛,即四川青年队对天津冶金队比赛结束后,球迷们久久不肯离去。
在南充市体育场进行的这场比赛吸引了一多名球迷,四川队一比二输给天津冶金队未获出线权。面对四川队比赛失利,球迷们在惋惜的同时,纷纷认为裁判不公,特别是四川队一名球员被踢伤,更使球迷们产生了一种激愤情绪,对结果表示强烈不满。
……